聚英才而举其智 事业进则交通强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人才是一以贯之的致胜法宝。为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交通运输部于2014年启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遴选出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行业重点科研领域的优秀创新团队和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该推进计划主要面向服务于交通运输科研和生产建设为主的科研院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以及部共建高校,重点优选长期在科研一线和企业从事研究工作,拥有高水平成果和发展潜力的人员、团队,以及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人才培养基地。每年遴选10名个人、5个团队和2个基地。
近日,《2018年度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名单》公布,其人才、团队和基地的业务范围,覆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运输装备等各领域。本策划摘要其主要研究方向、取得的成果以及他们为推动行业进步作出的贡献。敬请关注。——编者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水运交通工程结构与材料创新团队
保障水运工程建设与运行安全
我国水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安全,需要研究水运交通结构损伤理论与病害机理、水运交通结构耐久机理及服役性能提升、水运交通工程腐蚀防控新材料与技术、长寿命绿色海工水泥基复合与改性材料等问题。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运交通工程结构与材料创新团队,承担和解决水运交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了海工高性能水泥基复合与改性材料、码头结构静动态病害诊断技术等问题,还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中,完成了宁波舟山港、黄骅港、连云港港等100余座码头泊位的建设与科研工作。
该团队由水工结构专业、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与材料学专业的核心成员16人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人组成。团队负责人胡少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该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以及重大工程咨询项目300余项。近5年来,团队发表论文3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
功能性沥青路面新材料及新结构创新团队
让沥青路面更耐久舒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公路交通的要求,从解决路网规模数量转向解决出行效率质量。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这就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丰富公路的服务功能,提升公路的服务品质。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功能性沥青路面新材料及新结构”创新团队根据“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五个层面的内涵,结合交通运输行业推进建设“四个交通”发展要求,针对“十三五”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特点及重点研发方向,重点开展了常温沥青技术、主动融冰雪路面技术、蓄能路面技术等功能性沥青路面的新结构和新材料研究,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工程的耐久、舒适及智能化。
该创新团队成员依托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公路养护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部“重交通道路耐久与安全协同创新平台”等研发创新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研究方向明确、人才梯队合理、专业交叉科学的科技创新梯队。
未来5年,该创新团队将在功能性路面材料和结构研究的理论方面有所突破,通过研发功能系列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性沥青路面用新材料及新结构,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系列的材料设计方法、技术指标要求、生产工艺指南及行业标准,可以为解决相关的工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创新团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功能性沥青路面的研究水平,增强国际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桥梁耐损性设计与安全维护技术创新团队
致力提升桥梁耐损性设计水平
“桥梁耐损性设计与安全维护技术创新团队”是长安大学重点培育的创新团队之一,是交通运输部批复建设的“特殊区域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研究团队。
该创新团队瞄准国家和行业的科技需求,依托长安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及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桥梁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桥梁损伤机理与安全维护技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基础性创新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桥梁结构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构造、新结构、新工艺的系统研究,提升了我国桥梁耐损性设计与安全维护的技术水平,支撑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科学建造与合理维护。
该创新团队先后主持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展并丰富了桥梁疲劳损伤设计与评估技术体系、长寿命高性能桥梁结构体系与设计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团队建设,已培育形成了一支学科特色突出、研究基础扎实、人员结构合理、协作与创新精神强的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未来5年,该创新团队将开展桥梁耐损性设计与安全维护技术的研究工作,着力解决桥梁损伤机理、耐损性设计方法、损伤安全监测与维护技术、长寿命高性能桥梁结构体系与设计理论研究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和“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他们将开展的研究工作,不仅充分体现了可持续性桥梁工程建设与维护的新理念,而且必将提升我国桥梁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水上交通风险评价与防控技术创新团队
多学科融合提升水路运输效能
武汉理工大学“水上交通风险评价与防控技术创新团队”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国际前沿,围绕“风险评价理论、方法与技术”“风险动态计算、可视化与风险预警”和“基于风险等级和案例库的智能防控技术与装备”等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实现安全、绿色、智慧、综合交通的目标,提升水路运输效能,形成多学科融合并取得创新突破。
该创新团队依托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平台,形成了组织保障有力、专业结构合理、行业背景深厚、研发优势突出、前期积累丰富、支撑条件完备的团队。团队具有航海技术、海事管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背景和国际化背景,在水路运输领域共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多项,发表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近年来,该创新团队承担了大型复杂交通工程建设安全减灾技术、港口水域船舶交通流行为特征及演化机理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首次建立了涉水工程通航安全影响论证与安全评估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形成行业标准;团队研究成果解决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关键科技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新技术、新方法,为港珠澳大桥、苏通大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等重大建设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水上交通风险评价与防控领域理论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相关学科发展。
未来5年,该创新团队将着力在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防控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形成优势,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控制系统或装备,扩大我国在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长期性能观测与研究创新团队
揭示黄土地区公路病害机理
黄土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且黄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和强烈的水敏性,其表现出湿陷性、易溶蚀、易冲刷、难压实等工程特性,导致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高边坡、隧道等工程病(灾)害频发。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长期性能观测与研究创新团队,依托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为揭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病害形成机理,围绕“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长期性能观测与研究”主题,致力于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长期性能观测指标与技术优化、野外观测体系构建、大数据中心建设与数据挖掘三个方向的研究工作。
经过近五年建设和科研攻关,团队建立了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高边坡和隧道的长期性能观测和数据采集系统,对公路工程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长期监测与检测,积累了大量原始数据,揭示了各相关参数指标间影响关系和演化规律,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长期性能观测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山西、宁夏、陕西、甘肃等黄土地区高速公路中成功应用,有效提升了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水平。
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长期性能观测与研究创新团队为刘少文博士,核心成员15人,包括教授级高工6人,高工4人,其中博士7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3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
近年来,团队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7部,编写行业标准2部,地方标准14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无人船协同创新研究院
产学研全过程培养人才
大连海事大学无人船协同创新研究院是依托该校人才、技术优势组建的,采取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相结合的科研创新机制,实行产、学、研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
自主创新就是承担各类纵向计划项目和横向项目。通过纵向科研项目,进行重点、重大技术专题研究,专研行业发展最核心关键的共性技术;通过横向科研项目,解决行业领域实际问题,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服务。引进创新则是将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所拥有的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进,经过消化吸收,再运用到技术及产品开发过程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该研究院选择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年轻学生和技术人员参与到项目研发过程,在项目负责人和专家带领下从事专门技术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不同合作单位科研人员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共享成果、扩大视野,形成共赢。项目完成后,团队成员基本掌握了该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其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和经验。
该研究院多措并举,激励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到科研和应用技术及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以项目方式资助青年学者做自己想做和能做的研究工作。该研究院正在筹建的大连海事大学首艘60米智能船作为智能船舶技术研究开发公共实验平台,将向全校及合作单位开放,欢迎所有有兴趣致力于智能船舶技术的研究人员进入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从研究到应用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简称示范基地)依托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旨在在自动驾驶技术顶层规划、国内外技术跟踪、道路适应性研究、测试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规范制定等方面培养一批具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培育高水平的学术梯队是示范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示范基地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0人,其中,35岁以下人员43人,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1人,具有博士学历人员7人,硕士学历人员44人。学术梯队成员整体水平高,以30-39岁、硕博学历以及高级职称人员占绝对优势,均承担或参与过国家、省部级等重大科研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示范基地采用“金字塔”形的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由学术带头人带领,梯队内还包含了不同层次水平的骨干成员和一般人员。同时,示范基地还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与自动驾驶产业界,包括汽车制造、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道路运营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不同领域的深度合作,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智能交通产业链,参与方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与优势:科研院所承担工程技术及产业化研发任务,高校承担基础共性研究与人才培养等任务,企业承担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任务,行业组织承担标准制定与服务等任务。通过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打通了从科研到应用的通道,为智能交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对促进示范基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示范基地多年积累的成果通过合作得以提升和转化,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为示范基地营造了良好的业界形象和口碑,提升了基地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了合作范围。通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产学研合作参与各方均得到了明显收益,合作参与方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使得合作能够顺利推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韦金城
提出赤泥路用技术标准体系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方面的科技突破。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科技部主任韦金城研究员,研究耐久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新一代路面结构损伤诊断与维护等关键技术,帮助解决耐久路面材料性能提升、重载路面结构耐久等问题,提高道路使用性能,降低资源消耗。
他带领团队突破赤泥路用技术瓶颈,形成了赤泥路用的试验、检测、施工、污染物控制、验收评价等的技术标准和指南,为赤泥在公路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前提保障。赤泥综合利用实现了从实验室、模型试验、小型试验场、大型试验场、赤泥路用试验段、赤泥路用示范工程到实际工程应用的重大突破。
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深入施工一线,指导山东、内蒙古、安徽、四川、云南、天津等省区市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新技术应用超过3000公里,其中长寿命沥青路面在山东、安徽、内蒙等省高速公路上实际应用超过1000公里。
韦金城研究员主持和参与20多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30多篇,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6项。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维锋
让公共交通更智能
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共享与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全面升级和创新,为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智能交通中心主任王维锋,在智慧公路、城市客运智能化、智慧停车、智慧水运、智慧港口等领域发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交通发展的贡献水平。
王维锋负责的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工作,获评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十大创新平台;负责的智能交通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升工作,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技服务称号。其主持研发与推广的“中设e停车”,获得8项产品检测认证,并支撑所在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17年中国智能停车行业十大优秀企业。
王维锋承担了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江苏省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智能交通产业创新中心等三个重要科技平台的建设任务,通过设备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形成了合力,有效推动了各平台之间的协同化发展。
王维锋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十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近三年,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
让路基更稳道路寿命更长
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中,道路结构寿命偏低等问题逐渐显露。长期以来,道路工程研究“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导致路基性能演变及调控方面的研究滞后。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张军辉教授,发明了以承载力和压实度双控的不良土质路堤湿度控制标准与压实控制方法,提出了路堤永久变形及其结构回弹模量的计算方法,使路基含水率变异性减小59%,刚度变异性控制在20%以内,确保了路基性能的长期稳定。
他还开发了新老路堤综合排水系统,提出了老路基松散台阶液压强夯及重型压实处治技术,建立了新老路基非均匀沉降控制指标和标准,使拓宽路堤沉降减小50%,稳定时间缩短70%,疏排了路堤内部积水和施工期路表雨水,节约筋材50%以上,新老路基非均匀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张军辉教授的研究成果,在湖南、江西等8省区的15条高速公路和1座民用机场中得到应用,部分成果纳入了行业规范。他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曹剑东
搭建全国交通运输大数据平台
面对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曹剑东博士,首次在行业内较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的理论体系、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和后评价方法,并研发微型自助发卡装置等物联网终端产品,显著提升关键基础信息采集效率。
他率先在行业内开展大数据政策标准研究、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印发了多份大数据政策文件,提出了适用于多维交通场景的大数据应用架构,搭建了交通运输领域首个全国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Hadoop架构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300多亿条高速公路通行数据、400多亿条水上交调数据等海量数据的一体化接入、处理、存储、管理及分析。
目前,曹剑东博士牵头研发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估系统已在重庆、贵州、山东等省份推广应用。微型自助发卡装置、低功耗高速公路收费机等设备已在江苏、贵州、云南等省份推广应用。依托交通运输海量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已为苏交科集团、重庆交勘院等单位提供数据增值服务。
曹剑东博士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长安大学汪海年
细观沥青结构制备新型材料
材料是道路形成的基础保障,加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道路建设方面越来越受重视。长安大学教授汪海年一直致力于道路结构和道路新材料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既符合当前低碳、节能、环保、经济的理念,又有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他采用CT、数码相位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对集料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基于三维细观结构特征的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虚拟试验的建模方法、粗集料形态特征的测试方法与评价指标。
汪海年教授以分课题负责人身份参加了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课题“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高性能路面结构与材料耐久性能研究”,提出了不同交通、气候和路面机构组合条件下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高等级公路路用性能指标控制体系,建立了路面性能的衰变模型。
他依托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联合国内大型生物油炼制企业,采用由秸秆、木屑等生物质快速裂解获得的生物油,对传统石油沥青进行改性与替代,创新提出乳化生物沥青,并通过微观机理与宏观试验分析,制备出具有良好录用性能的新型筑路材料。
汪海年教授发表论文126余篇,其中SCI检索46篇,被引用次数190余次,授权专利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江祥林
建设加固监测守护桥梁安全
桥梁建设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桥梁能够为公路运输提供安全保障。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江祥林,一直专注于从事桥梁维修加固、桥梁防灾减灾及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践工作。他技术主持的世界第七大跨斜拉桥——福银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项目,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国优奖。
他致力于桥梁维修加固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与十多项科研项目研究,多项成果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应用科研成果成功对全国500多座桥梁进行了维修加固。如:广东省西樵大桥(广东第一座斜拉桥)、吉安井冈山大桥、上海沪宁高速沿线54座桥梁、上海杨浦大桥等。2005年,他主持了全国最重超重运输之一的沿线桥梁加固工作,使设计荷载只有汽—10级桥梁通行了400吨重的超重车。
同时,他对桥梁结构防灾减灾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获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建立了第一个桥梁群集约化安全监测中心。目前,其科研成果应用于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公铁两用)、青海海黄大桥(西北第一大跨径斜拉桥)、河北廊坊银河大桥等数十座特大桥安全监测当中。
江祥林博士主持和参与的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李中华
解决升船机极端事故安全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河水运对通航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船闸最高水头、船闸平面尺度、升船机提升高度均将发展,系列关键技术需要攻克。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航建筑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中华,在升船机水力学与安全保障技术领域,攻克水力驱动式升船机应用技术难题,建立卷扬提升式升船机船厢“临界失稳水深”判别标准,解决传统升船机极端事故安全难题,提出承船厢吃水控制标准、对接安全预警等技术,解决我国山区河流升船机对接安全难题。
他还研究船闸局部分散输水系统、双明沟消能技术等,解决船闸输水问题;研究的“新型阀门廊道体型+综合通气技术”等多项高水头船闸防控化技术,在近几年建设的国内所有高水头船闸中得到应用。各种新技术应用,减少通航建筑物停航检修天数,缩短船舶过坝时间,保障船舶安全过坝,保障了我国内河水运主通道畅通,促进了枢纽航运效益的发挥。
李中华教授级高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完成了三峡、思林、景洪等20多座国内外大型通航建筑物研究工作,编写研究报告及论文50多篇,规范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9项。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杨瑞
为港口装卸设备瘦身减排
随着我国港航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港航系统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作为我国港航装备节能减排领域一线科技工作者,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瑞创造了多个港航工艺装备轻型化、节能低碳化、智能化等创新科技成果。
他先后主持完成了6项港口船舶岸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3项港口装卸装备电气系统技术革新及推广项目,创造产值数千万元;主持了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技术条件系列标准研究,先后发布了船舶岸电领域10项国家标准(已发布)和1项国际标准(在研),填补船舶岸电国内技术标准空白。
他研制的海上微型溢油跟踪定位浮标产品适用于我国近海开敞水域环境,为实现海上溢油跟踪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新手段,创造产值九百多万元;开发的集装箱轻型电动轮胎式门式起重机变频四卷筒驱动、双变频能量回馈并联电气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探索工作;研发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自动运输系统,实现了集机电液光于一体的智能化水运运输系统。
杨瑞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授权国家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在研国际标准1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刘建
推动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化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建对北斗定位系统军用转民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长期致力于交通安全应急、北斗民用产业化、交通运输通信和信息化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他主持研发的海事船载无线综合通信系统,实现了现代化海洋搜救和海洋作业过程的全面直观的指挥调度;主持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支撑技术和应用示范项目,搭建了北斗为民用服务的综合应用平台;主持的研制全国重点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交换平台,与全国30个省以及800余家车辆监控平台进行了连通,为重点运输过程的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究,以及中国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工程。
他先后荣膺“全国交通行业青年岗位能手”“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交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交通运输行业高层次科技人才”等,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内蒙古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张洪伟
专注抑制冻结沥青路面技术
张洪伟长期从事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细观力学、沥青材料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新型环保型沥青材料及抑制冻结铺装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开展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多篇,以此总结归纳的学术成果出版专著1部,为抑制冻结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应用、改善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冰雪路面行车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洪伟主持运营的内蒙古公路长期性能观测站(IMLTPP)网络,以公路长期使用性能观测与数据采集为研究目标,致力于建立省级公路长期使用性能综合信息平台,为特殊环境下公路长期性能演变规律分析提供研究数据,为内蒙古公路路基路面建养技术及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平台,为公路长期性能观测与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张洪伟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各1项,申报国家专利20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他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新世纪321人才”“青年创新拔尖人才”等荣誉。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