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开路先锋 共建美丽中国——交通运输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成果综述
8月15日,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激励着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以更饱满的热情,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美丽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迎来了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跨越的历史性机遇期,初步实现了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
十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加快绿色发展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着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鼓励绿色出行,扎实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清洁化转型。在沿海和长江干线等水域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有效衔接,强化化学品船舶洗舱管理。截至2022年年底,长江经济带完成794艘运输船舶生活污水装置改造,实现了长江经济带船舶生活污水设施“应改尽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率达到90%以上,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洗舱作业1187艘次。建设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提升水上溢油应急能力。加快高排放营运货车污染治理,建立完善汽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强化在用营运货车排放检验和维修治理。推动老旧柴油货车淘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累计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110余万辆。
二是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动运输方式集约化转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及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均超过80%;铁路、水路货运量分别比2020年增长9.5%和12.3%;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875万标箱,同比增长16%。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管理办法(暂行)》等文件,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开展了4批1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
三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节约利用力度,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空港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严格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合理避让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在铁路、公路、航道沿线开展绿化行动,提升生态功能和景观品质。2022年,我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分别达到93%和85%。长江干线20多个航道整治项目中实施生态护岸、生态护滩、人工鱼巢等160余处,建成150余公里生态护岸。推动铁路、公路、水路、空域等通道资源集约利用,引导采用低路基、以桥代路等,加强公路沿线土地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推动废旧路面、废旧轮胎、建筑废料等资源化利用。2022年,我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6%和90%。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2021年、2022年累计上岸利用1539万立方米。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大力推广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持续推动电气化铁路建设,加强新改建机场清洁能源应用,推广邮政快递业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使用。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和新能源巡游出租车占比分别为77.2%和22%;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充电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5931个,占比达89.48%,累计建成充电桩1.859万个,北京、河北、辽宁等18个省份的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超过90%。持续推动重点区域、重点航线、重点船舶岸电使用, 2021年以来长江经济带累计完成1.2万余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2022年11个省份岸电用电量7497万度,较2020年增长50%。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舶LNG加注站建设运营,内河新改建LNG动力船450余艘、电动船舶150余艘。先后发布三批交通运输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涵盖103项重点节能低碳技术。
五是引导城市绿色低碳出行,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全国已有97个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46个城市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城市绿色出行比例明显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53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2条,运营里程9554.6公里;上海、广州等13个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客运量比重超过50%。
新时代新征程交通运输生态环保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增添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动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加快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今后,交通运输领域将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增强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和水平,以高水平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持之以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降低交通运输能耗和污染水平。持续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煤炭、钢材、矿石等重点货类,推进铁路干线瓶颈路段扩能改造,加快重点水运通道建设,健全港区、园区绿色集疏运体系,提高铁路和水路运输比例。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印发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政策文件,组织典型企业开展试点示范,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常态化运行,实现重点区域船舶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推进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监管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在用汽车污染物排放维修治理。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引导绿色低碳出行。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持续优化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城市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持续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推进公交都市建设提质扩面。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聚焦公路、铁路、航道、港口、机场等领域持续开展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选址选线,强化生态环保设计,有效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环境敏感区。规范交通运输领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线位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不同方式、不同等级的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共用通道。推进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发展成效评估,开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专项试点,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体系。持续推进交通用能清洁低碳多元发展,出台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有关政策,继续提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中重型卡车和船舶中的应用,大力推进公路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场站充换电设施建设。
健全并完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交通运输领域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体系,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支持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原创性和前沿性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交通标准规范体系,不断提升绿色交通标准化水平。
美丽中国,交通先行。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交通力量。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