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
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在引领指导全省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对我省高速公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服务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求,构建布局更加合理、联通更加高效、覆盖更加广泛、运输更加畅通的高速公路网,根据省政府部署要求,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工作。
本轮规划修编基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到2035年。
一、现有规划及实施情况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年)》,我省高速公路由5条纵线、9条横线、32条联络线(简称“五纵九横”)和4条远景展望线组成。截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904公里,基本形成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高速公路网络,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现有规划高速公路虽然在总体规模、节点覆盖、互连互通、服务能力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对少数县城、5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乡镇覆盖不足;二是皖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县域联通有待加强;三是与周边省份联通有待提升;四是主通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五是部分设区市城市环线仍需完善;六是现有规划年是到2030年,与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要求相比,需补充完善到2035年的布局规划。
二、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一)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对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提出新需求。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面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强国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要求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发展新格局。随着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主通道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群、城际间运输强度将进一步提高,中短途交通所占比重明显增加。这要求进一步畅通省际高速,提升主通道服务能力,完善县际通道,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提出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也要求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安徽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皖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经济水平在全省处于后位,高速公路对外连通不足。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自驾游蓬勃发展,要求高速公路加强对旅游景区的联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建设人民满意交通,需要高速公路服务更公平、更优质,要求进一步完善皖北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对外联通通道,提升交旅融合水平。
(三)综合立体交通发展对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提出新要求。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多中心、网络化为主形态,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立体互联。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要求高速公路加强与普通国省干线、铁路、水运、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
三、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战略部署要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补齐短板、完善网络、提质增效、强化衔接为重点,完善高速公路布局,提升通道服务能力,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中当好先行。
(二)基本原则。
适度超前。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先行官作用,坚持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经济社会需求,引导产业布局,支持新型城镇化。
协调发展。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满足“一圈五区”不同需求,加强对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带动,完善网络,提升通道服务能力,着力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强衔接。加强高速公路与铁路、民航、水运、城市道路和普通国省干线的顺畅衔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绿色发展。重视自然条件,统筹通道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避让环境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规划目标。
到2035年,建成布局合理、联通高效、覆盖广泛、运输畅通、绿色集约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实现“各市有环线、县区有双线、重点城镇全覆盖、重要节点全连通、主要通道全扩容”,东接沪苏浙、西连鄂豫赣的高速公路通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四、规划方案
本轮修编新增规划线路31条、1935公里;展望线路4条、300公里;到2035年,规划总里程10165公里(含展望线路)。
(一)路网总体布局。
高速公路总体布局由主线(纵线、横线)和联络线组成,包括5条纵线、10条横线和54条联络线,归纳为“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
1. 五条纵线。纵一:徐州-杭州;纵二:徐州-福州(含徐州-黄山并行线);纵三:德州-上饶;纵四:商丘-景德镇;纵五:濮阳-阳新。
2. 十条横线。横一:连云港-郑州(含徐州-商丘并行线);横二:淮安-许昌;横三:南京-洛阳;横四:南京-驻马店;横五:上海-西安;横六:南京-武汉;横七:上海-武汉;横八:扬州-九江;横九:南京-九江;横十:杭州-武汉。
(二)规划新增线路。
新增线路分为五大类型:
——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规划省际通道6条,分别为徐州-商丘高速、宿迁-宿州高速、金湖-仪征高速、南京禄口-全椒高速、南京-宣城第二高速、长兴-高淳高速。
——提升合肥都市圈辐射能力。规划项目2条,分别为杭州-合肥高速、淮南-桐城高速。
——提升与中部地区互联互通水平。规划项目4条,分别为淮北-永城高速、亳州-郸城高速、长丰-固始高速、安庆-九江高速宿松支线。
——提升县(区、市)际联通水平。规划皖北地区、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县际连通项目11条,分别为五河-蒙城高速、蒙城-阜阳高速、怀远-凤台高速、霍邱-金寨高速、霍山-怀宁高速、扬州-淮南高速、宿松-彭泽高速、旌德-绩溪高速、宁国-池州高速、徽州区-黟县高速、黄山区-祁门高速。
——优化完善路网结构等。为畅通交通流,优化路网衔接,规划项目8条,分别为芜湖-合肥高速肥东支线、上海-西安高速路口支线、无为-桐城高速、芜湖-合肥高速二坝支线、溧阳-芜湖高速西延、铜陵-商城高速铜陵支线、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东至-太湖高速等。
(三)规划展望线路。
为适应经济社会远期发展,规划4条展望线路,总里程300公里。分别为合肥-叶集高速、东至-鄱阳高速、宁国-旌德高速东延、阜阳-遂平高速。
五、命名与编号
根据《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917-2017)》《安徽省级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DB34/T849-2019)》,对国家高速公路之外的省级高速公路(含展望线路)的命名与编号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六、实施方案
(一)技术标准预留。
为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的衔接,更好指导后期项目建设,对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预留。
1. 联通苏浙沪兼承担重要城际功能的主通道、合肥都市圈放射主通道,按照双向八车道标准预留。
2. 联通苏浙沪兼承担重要城际功能的次通道、合肥都市圈放射次通道,按照双向六车道标准预留。
3. 新建过江通道,按照双向六车道标准预留;个别功能特别突出的通道,按照双向八车道标准预留。
4. 以联络功能为主、交通量较小的一般通道,按照双向四车道标准预留。
规划到2035年,安徽省六车道以上路段达到4571公里(其中八车道2653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45%。
(二)资金与土地需求。
到2035年,实施新建项目约5261公里、改扩建项目约2663公里,总投资约9000亿元,新增用地约60万亩。
(三)近期建设安排。
2021-2025年,实施新建项目约2760公里、改扩建项目约456公里,总投资约4000亿元,新增用地约30万亩。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80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100公里。
七、规划效果
(一)密度显著提升。本轮规划修编新增里程2235公里(含展望线路,下同),规划总里程1016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7.26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覆盖更加广泛。设区市城市基本有环线,县(市、区)通2条以上高速公路;县(市、区)城区实现10公里以内连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A级景区、重要交通枢纽(民用机场、高铁枢纽和重要港区)、规划5万人以上城镇、123个全国重点镇实现20公里以内连通。
(三)联通更加高效。基本实现市-相邻市、市-所辖县(市、区)短直连接;相邻县有1条高速公路连接。省际出口达到67个(含展望线,江苏28个、山东1个、河南17个、湖北6个、江西7个、浙江8个),比现有规划新增17个。
(四)主通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联通苏浙沪兼承担重要城际功能的主通道、合肥都市圈放射主通道全面扩容改造,全省八车道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653公里,高速公路拥堵状况显著改善。
(五)合肥市交通枢纽功能显著提升。合肥市对外放射高速公路出口通道达到19条,与周边省会城市、省内设区市之间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连接,省会城市的辐射能力明显加强。
(六)高速公路过江布局更加完善。新增池州东流长江公路大桥、铜陵开发区过江通道、池州长江公铁大桥3处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到2035年,高速公路过江通道15座(其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为普通公路桥)。
八、保障措施
(一)坚持规划指导。《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依据,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将规划成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中,加强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对接。
(二)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对交通工程建设用地、林地使用、规划选址等方面的支持,合理安排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时序。协调督促所在地设区市政府按有关规定,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按工程进度及时提供施工用地。
(三)加强实施管理。项目实施中注重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注意避让一级保护林地、各类自然保护地等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和永久基本农田。加强与城市道路、普通国省干线、铁路、水运、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衔接,根据需求合理设置互通立交。加强省际衔接,努力推进省际高速同步、同标准建设,提升高速公路运输效率。
(四)健全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设区市政府采用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建设高速公路,发挥好市级交通投资公司平台作用。用活用好收费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
转自合肥交通运输局网站